臨朐去九宮格交流大櫻桃邁入新賽道_中國網


初夏的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群山逶迤,彌水晶瑩,每一口空氣似乎都散發著香甜的味道。這個山地丘陵占比達87.3%的山區小縣,已是種植總面積15萬畝、年產櫻桃10萬噸的“中國大棚櫻桃第一縣”,是全國四大櫻桃集中種植區之一。

近期,大棚櫻桃的火熱上市,加上山東省設施果業(櫻桃)現場培訓會暨2024臨朐大櫻桃品牌推介會的成功舉辦,讓地處沂蒙山北麓的臨朐再次人氣爆棚。臨朐大棚櫻桃設施化水平如何?發展趨勢如何?富農效應如何?帶著疑問,記者展開探訪。

縣委書記劉艷芳言語中頗顯自信:“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臨朐按照‘做強優勢果品、做精特色果品’的思路,把大櫻桃產業發展作為農民增收的突破口,堅持‘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集約化栽培、智能化管理、品牌化營銷’發展思路。近年來又瞄準‘棚體高大化、管控智能化、產品品牌化’發展方向,全力打造大櫻桃產業創新發展新高地。臨朐大櫻桃品牌越擦越亮,富農效應越來越強。”

發展近四十年,老品牌產業基礎雄厚

大櫻桃,素有“江北春果第一枝”的美稱。40年前,這枚小紅果就在臨朐生根展葉、開花結果。當地逐漸開始流傳這樣一句話:“煙臺蘋果萊陽梨,臨朐櫻桃天下奇。”

如何敢稱“天下奇”?縣委副書記劉華東介紹,臨朐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溫、日照、降雨量、土壤類型和酸堿度等自然條件,均非常適合大櫻桃生長。得益于此,臨朐大櫻桃外在品相和內在品質俱佳,具有上市較早、個大、色艷、味鮮等特點。而且,與周邊櫻桃產區相比,臨朐大棚櫻桃主要上市時間為每年四五月份,該時間段為南北果業銜接段,具有競爭能力的鮮果較少。

從1986年引種成功,到1991年推廣種植,再到1999年試水大棚種植,臨朐大櫻桃產業一路走來,幾多坎坷的同時,更鑄就了雄厚的產業基礎。當地先后與北京農林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山東省果樹研究所、上海交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引進推廣優良品種20余個、先進技術30余項,為臨朐大櫻桃贏得了“上市早、品質好、產量高”的美譽。臨朐大櫻桃品牌逐漸聲名鵲起,自2016年以來,連續8年獲全國優質大櫻桃品評金獎,2023年在第九屆國際櫻桃大會優質櫻桃擂臺賽上,臨朐大櫻桃榮獲一等獎。

特別是臨朐率先試水的大棚櫻桃栽培,采用純鋼架結構,在早實、豐產、噴藥集中、控溫準確、防早霜、防雨、防裂果等方面摸索出一整套成熟技術措施和標準,先后取得花枝高接、火龍洞、自動卷膜等20多項專利,使上市期由6月提前到3月,經濟效益顯著提升,被中國園藝學會譽為“大棚櫻桃種植的臨朐模式”。

“一個典型事例,可見臨朐大棚櫻桃的影響力。”臨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魏淑娟說。據她介紹,近幾年在山東省教學場地和濰坊市農業農村部門的支持下,臨朐承擔起制定山東省大棚設施櫻桃技術標準的重任,為設施大櫻桃生產從產地環境、建園、整形修剪、時租管理技術再到果實采收、分級、包裝、運輸、貯藏等方面,提供覆蓋面廣、操作性強的技術依據。

瞄準數智賦能,大櫻桃再戰嶄新賽道

從20多年前第一批種植大棚櫻桃,到如今發展到10畝露地櫻桃和6畝大棚櫻桃,城關街道衡里爐村村民陳會議室出租珍光是臨朐有名的櫻桃種植大戶。由于他的櫻桃口感好、個頭大,最早上市的大棚櫻桃能賣到120元一斤,年景好的時候收入可達30多萬元。

如何種好大棚櫻桃?陳珍光頗有心得:一是光照和溫濕度控制。近幾年櫻桃大棚做了更新,棚體更加高大,光照更加瑜伽教室充足,增加了物聯網管瑜伽教室控系統,溫濕度都能調控。二是科學的肥水管理。以前櫻桃澆水、施肥全憑經驗,比較粗放。現在引進了滴灌技術,施用高端水溶肥,不同環節都有縣農業農村局提供的數據做指導,種出的櫻桃口感越來越好。

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下,作為高端果品的典型代表,大櫻桃銷售面臨的競爭也更趨激烈。作為老產區、老品牌,臨朐如何繼續在產業潮頭領舞?“我們瞄準‘設施化、數字化、標準化’發展方向,在實踐中蹚出了以‘棚體高大化、管控智能化’為主要特點的發展路徑。”魏淑娟說。

圍繞推進設施化水平升級,臨朐以打造百億級農業產業集群為目標,先后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果樹設施栽培生產的意見》《加快農業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等獎補政策,累計投入4億元,以“一村一品”專業村、農業特色產業園和現代科技示范園、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為抓手,建設集中連片、優勢突出、設施完善、管理規范的大櫻桃生產示范區。

圍繞提升數智化管理水平,臨朐建成集數時租會議據采集、技術服務、市場信息、質量追溯等于一體的中國(臨朐)大櫻桃產業互聯網平臺,為全縣5萬畝櫻桃大棚配備物聯網數據采集設備,搭建集氣象采集、室溫管控、農資服務、市場價格等于一體的云上“智慧大腦”,實現手機變“新農具”,數據變“新農資”,越來越多的大棚可以按照市場需求進行標準化生產,保障優質、安全、穩定的果品供給。

富民效應凸顯,老農民見到更多效益

這幾年,隨著“臨朐大櫻桃·首朐一指”品牌越擦越亮,越來越多的臨朐老農民感受到了大櫻桃產業發展帶來的切實收益。

在月莊櫻桃銷售市場管理辦公室,市場辦主任李寶亮一邊電話解答客戶咨詢,一邊為來市場拉貨的一位濱州客商出具“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并蓋章。“市場24小時營業,地磅三班倒。凌晨3點多就開始上市交易了,人來人往,客流不斷。”李寶亮說,“我們市場專門做了職責分工,設交通秩序維護、市場經營秩序維護、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等小組,統籌協調、全力保障市場交易,現在市小樹屋場每天有20萬斤櫻桃出售,每天有上萬人參與市場交易。”

線下緊鑼密鼓,線上同樣火爆。山旺鎮和莊村櫻桃種植戶王瑞香把直播間帶進了自己的櫻桃大棚,不僅自己家的櫻桃供不應求,還帶動不少鄰居。“在棚里直播,會讓消費者直接看到我們櫻桃的品質,買過的都說好,回頭客越來越多。”王瑞香說。

臨朐縣商務局局長楊佃鎖介紹,通過舉辦網紅培訓、開設直播基地、開展主播與供應鏈對接等活動,形成“基地+倉儲配送”“網紅機構+產業集群”“基地+龍頭企業”等創新模式,2024年一季度臨朐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3.5億元,增幅22%。

臨朐已建成櫻桃交易市場6處,銷售高峰日交易量800噸以上;網上市場不斷拓展,建成縣級物流倉儲中心1處、電商服務站點270個,與京東、盒馬鮮生等平臺建立緊密供銷關系。同時,觀光體驗融合發展模式逐步形成,大櫻桃成為“接二連三”的優勢產業。

目前,臨朐已有6個鎮、118個村發展為全域櫻桃產業特色鎮、村,山旺鎮和衡里爐村被評為國家“一村一品”示范鎮、村。重點打造“臨朐大櫻桃·首朐一指”區域公用品牌,同時認證“三品一標”品牌10個。大棚櫻桃畝均收入達到5萬-6萬元,年收入過50萬元的種植大戶超過200戶,不少種植戶年收入較5年前已實現翻番,大櫻桃產業年產值達30多億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