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的浪漫派——魯迅廈門時代寫找九宮格共享空間作中的“往事”與“古史”–文史–中國作家網


要害詞:魯迅研討

1936年魯迅往世后,葉公超曾寫作《魯迅》一文往返顧魯迅平生的文學創作,他以為魯迅“最基礎是個浪漫氣質的人”,而魯迅的雜文轉向則被以為是:“一個浪漫氣質的文人被逼到譏諷的路上往其實是很不幸的一件事。”[1]葉公超現實上是以“并非兵士”的“浪漫氣質的文人”和“被逼到譏諷的路上”的“雜文家魯迅”的二分來懂得魯迅的平生,而這一二分在很長的一段時光里組成了懂得魯迅文學創作的基礎范式,而對于魯迅“雜文轉向”的判定也是基于這一二分。近年來,作為思惟轉換期的“廈門魯迅”“廣州魯迅”越來越為研討界所器重,邱煥星、朱崇科、張武軍等研討者分辨從“黨派政治”[2]“成分轉型”[3]“易代”[4]等角度掌握魯迅的這一思惟階段。但是,既有的研討并未充足地剖析文學和思惟若何天生了政治,沒有說明文學和思惟題目是若何轉換成為一種“可貴的反動傳統”[5]的汗青經過歷程。而“廈門魯迅”的汗青經歷恰好可以挖掘出從文先生成政治的新范式,也為我們從頭懂得魯迅廈門時代的文學創作與反動舉動之間的關系供給了新的契機。

在廈門的短短135天里,魯迅不只為《莽原》雜志創作了五篇《往事重提》以及《奔月》,編訂了之前延宕已久的《墳》,同時還參與到了廈門年夜學的學潮中。在小我生涯和社會政治都產生宏大變更的時代,魯迅為什么要往鉆進汗青傍邊回溯小我的“往事”和平易近族的“古史”,這些汗青寫作與魯迅后續的政治選擇之間組成了如何的聯繫關係,在今朝的研討中都未能停止全體性地說明。在周氏兄弟晚期所接收的教導傍邊,德國浪漫主義作為很是主要的思惟資本被接收。德國浪漫主義對說話、汗青、神話中非感性原因的器重和對發蒙感性的反思與周氏兄弟思惟之間的聯繫關係性已有不少結果述及[6],但重要是在思惟線索內考核其演化,并未與魯迅現實舉動相聯絡接觸。本文試圖從魯迅對“古史”與“往事”的浪漫化進手,切磋魯迅廈門時代的汗青寫作與魯迅思惟發生變更的互文關系,并且將這種關系與魯迅南下投身公民反動的汗青舉動相勾連,提煉出魯迅思惟改變期創作的奇特價值。

一、汗青的“詩”與“真”

魯迅在廈門時代五篇《往事重提》的創作現實上是延續了北京時代應未名社之邀在《莽原》上的創作,而作風卻較之于北京時代有了一些變更,假如說初到廈門兩周時創作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還延續著《五跋扈會》《無常》對于家鄉風景的親熱的悼念,那么余下四篇《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師長教師》《范愛農》雖仍不時閃耀著美妙,但行文中更多了哀婉與沉痛。魯迅自言:“一小我做到只剩回想的時辰,生活大要總算是無聊了吧,但有時竟連回想也沒有。”[7]但是,也恰是在“三·一八”慘案經過的事況過流浪之后,魯迅才在“四近無生人氣”的廈門年夜學安置上去,“于是回想在心里出了土,寫了十篇《朝花夕拾》。”[8]盡管名為“往事重提”,但現實上魯迅所“回想”的“往事”卻并非真正的產生地“記憶”(Memoria),而是顛末了本身的夸張與再造,對此非論是周作人、周建人對父親臨終的回想[9],仍是后來關于“幻燈片事務”等題目的研討都可以證實魯迅創作的這些回想性散文中含有“虛擬”的成分。實在,魯迅對于本身記憶中的“虛擬”是有著充足的醒覺和熟悉的:“他們也許要哄說謊我平生。”[10]但是,回想與遺忘自己就是主體的有興趣識地行動,所以非論是對曩昔產生工作的夸張與壓制,是幻想性的醜化仍是藏匿性的安葬都與主體的在“當下”這一時辰的定奪與感觸感染有關。1960年,周作人在《知堂回憶錄》中談到自敘傳時,曾援用歌德《詩與真正的》和盧梭的《懊悔錄》來闡明“真正的”與“虛擬”的聯繫關係性,自敘傳中“詩”的部門,固然不成憑信,但也可以考見著者的思惟[11]。而早在留日時代,魯迅便從“羅曼”“幻想”的非感性角度往掌握盧梭《懊悔錄》的價值。魯迅將盧梭視為浪漫派的發端:“若羅曼暨尚古一派,則息孚支培黎(Shaftesbury)承盧騷(J.Rousseau)之后,尚容感情之請求,特必與情操相同一協調,始合其幻想之人格。”[12]“約翰盧騷也,偉哉其自懺之書,心聲之瀰漫者也。”[13]可見,魯迅是在對盧梭“感情”“猖狂”的懂得的基本上睜開對于浪漫主義的掌握的,同時,在魯迅看來浪漫對于那時的中國社會也是一種批評性的氣力,他以為中國逝世氣沉沉的社會中,“盧梭他們似的瘋子決不發生”[14]。也恰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得以樹立“往事重提”系列散文與盧梭《懊悔錄》之間的聯繫關係性:老實與坦率、對于童年經歷和內涵感情的器重、對于大事所激發宏大后果的追蹤關心[15]。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看到了一個由童真、童趣構筑的“萬物有靈”的夢的世界;《父親的病》對于童年錯事真摯的坦率及懊悔;而在《瑣記》《藤野師長教師》《范愛農》傍邊,那些“心思純白”的青年、教員、反動者組成了魯迅暖和的回想,而那些壓制“白心”的禮制軌制,“輒岸然曰善國善全國”“神情骯髒”的傳授、學者則組成了苦楚的回想。可見,魯迅在《往事重提》中對“往事”的詩化和非感性原因夸張的背后,隱伏著一條留日時代習得的浪漫主義的線索,這里的“浪漫”是“回想”對于童年經歷的挖掘,對“回想”所承載的“記憶”中非感性原因的夸張、變形甚至虛擬,而這背后所包含的乃是主體對于當下所處的社會汗青地位的批評。

在“回想”能動性之外,靜態的“記憶”也不時能夠被當下的社會汗青情境所激活,發生能動性。在此前北京時代與“古代評論派”的論爭傍邊,可以發明一直有一個“記憶”的鬼在魯迅的思惟里面環繞糾纏:“但我們畢竟還有一點記憶,回憶起來,如何的‘今非昔比’呵,如何的‘兩面三刀’呵。”[16]在廈門時代的創作中,平易近元時代的記憶又再次在魯迅的創作中甦生:非論是《瑣記》《藤野師長教師》《范愛農》,仍是《墳》的題記和《寫在<墳>后面》,無不浸潤著魯迅對于平易近元前后那種“彷佛有光”的氣氛的親熱記憶,記憶一面是對實際生涯“無聊”的療愈,與廈門空空泛洞的氣氛絕對,構成一個與實際世界絕對的安定和純凈的氣氛;另一面,在這些記憶中魯迅又會不時拔出一種實際社會政治生涯傍邊的“正派人物”們的聲響和本身對于這些記憶的猜忌的聲響,又刺破了記憶營建的安定安然的氣氛。所以,在記憶中魯迅一直都不克不及如釋重負,愛戀和懊悔,安定和惱怒,幾種相反的氣力在記憶中奔突,也恰是在這種相互悖反的聲響中發生了魯迅與暗中搗蛋的戰斗意志:

每當夜間倦怠,正想偷懶時,抬頭在燈光中看見他黑瘦的面孔,似乎正要說出頓挫抑揚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知發明,並且增添勇氣了,于是點上一支煙,再持續寫些為‘正派人物’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17]

在此,記憶不再只是靜態的存儲容器,並且也是帶有能舉措用的傳感器。魯迅之所以盡力忘記,是由於:“所謂回想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難免使人寂寞,使精力的絲縷牽著已逝的時間……”[18]但是,實際經常又觸發了“回想”的機制,所以魯迅才會“苦于不克不及全忘記”[19]。記憶和實際的張力使得魯迅一向盡力忘記,卻又發明記憶中有讓他一直無法忘記的地點,也恰是這種對于某段記憶的“不克不及忘記”發生了魯迅的舉動,而這一機制誠如汪暉歸納綜合的:“是以無法解脫的夢的情勢表達的虔誠。”[20]

與小我“往事”的浪漫化絕對應的是魯迅在《故事新編》中對于“古史”的浪漫化,魯迅在《故事新編》的序文中談到以學者的考證之法停止創作是很難取得勝利的:“認為博考文獻,言必有據者,縱使有人譏為‘傳授小說’,實在是很難組織之作,至于只取一點起因,隨便點染,展成一篇,倒無需如何的手段。”[21]魯迅對于“傳授小說”的懂得源于他對于拉斐勒·開培爾(Raphael Koeber)《小說的閱讀和選擇》的譯介。開培爾1893年受井上哲次郎約請在東京帝國年夜學哲學系任教,是第一位在東京講解美學的傳授[22]。他在帝年夜時代努力于傳授德國“浪漫派”哲學,而有興趣疏遠日漸式微的密爾、達爾文、斯賓塞、赫胥黎為代表的英國哲學[23]。他的哲學思惟深入地影響了夏目漱石、西田多少郎等人。而魯迅對于“汗青小說”的懂得恰源于japan(日本)學者的翻譯。固然,文中開培爾并沒有完整否認汗青常識之于小說的主要,但他以為“汗青小說”更誇大文學性,將德國粹院派寫作的小說譏為“傳授小說”:

大要,凡汗青底作品,非論是什么品種,總必得以學究底預備和常識為條件,但最要緊的,是使讀者完整不發覺這事,又或許在本文之中,不使感知了這事。……使人覺得困倦無聊者,并非做詩的學者,而是傳授的詩人;用了不外是駁雜的備忘錄的學問,他們想使讀者受驚,卻究竟不外使本身的著作無味而干燥。[24]

在《譯者附記》中魯迅更是提到開培爾的不雅點:“比中國的自認為新的學者們要新得多。”[25]而在同年他翻譯片山孤村《比來德國文學的現狀》中《思惟的惰性》一篇更是提到考證汗青人物的有無和存廢很不難掩蔽汗青中存在的公民精力:

由於汗青底現實簡直正,是未必必定成為真諦的包管的。例如,即便史料編輯的師長教師們,證實了辨慶和兒島高德都是虛擬的人物,其于公民的精力,并無什么損益,他們仍然是不朽的。[26]

魯迅所停止的這些翻譯實行,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他與胡適、顧頡剛為代表的“古史辨”派的牴觸。現實上,在此前魯迅創作小說的發端之時就曾經表達過對專注“辨偽”的汗青考證做法的不滿:“只盼望有‘汗青癖與考證癖’的胡適之師長教師的門人們,未來或許可以或許尋出很多新端緒來,可是我這《阿Q正傳》到那時卻又怕早經覆滅了。”[27]恰是在這種態度上,魯迅在《故事新編》中才會對“古史”停止“新編”,而非簡略地重寫。汪暉以為:“魯迅所寫的古史故事都是舉動發明的產品,究查汗青真正的性的關鍵不是考據‘好漢’的存在,而是切磋能否存在發明汗青的舉動。”[28]汪暉對于《故事新編》寫作念頭的判定和王富仁對魯迅廈門時代走出“學院文明”[29]的歸納綜合存在某種共通性。當汗青論述進進到固化的學院生孩子,成為權利運轉邏輯的一環時,汗青也就掉往了原有的能動性。是以,魯迅都力避本身的小說創作以及文學史寫作成為備忘錄式的常識生孩子。在《奔月》中對于羿的“好漢性”死力地停止襯著:“使人仿佛想見他昔時射日的英姿。”[30]而同時,魯迅在廈門年夜學開課時所編寫的《華文學史綱領》也并未釀成一本汗青的流水賬或是一份考證汗青真偽的課本,而是在開篇死力炫示華夏先平易近的生涯圖景:

在昔原始之平易近,其居群中,蓋惟以姿勢聲響,自達其情義罷了。聲響繁變,寖成言辭,言辭諧美,乃兆歌詠。時屬草昧,百姓樸淳,心志郁于內,則任情而歌呼,六合變于外,則祗畏以頌祝,積極吟嘆,時越儕輩,為眾所賞,默識不忘,口耳相傳,或逮后世。[31]

正如卡爾·施密特在梳理德國浪漫派的精力構造中將“國民和汗青的浪漫化”的特色時所指出的那樣:“不決型兒童”和“汗青”都是浪漫派所安排的非感性資本的承載者[32]。“三·一八”慘案后甚至廈門、廣州時代,處于思惟轉換期傍邊的魯迅對于童年、青年時期“往事”的重提以及對平易近族“古史”的新編都隱伏著一條德國浪漫主義的思惟線索。魯迅這一時代的文學實行與其早年在japan(日本)接收的德國文明平易近族主義、浪漫主義的陶冶存在側重要的聯繫關係。[33]那么,這一思惟線索是若何在文學的情勢上被表達的呢?

二、反諷與自我

“反諷”作為浪漫派文學的焦點概念,標示著作家之于本身作品甚至一切事物的超出性。較早留意到魯迅小說創作中“反諷”特征的是韓南(Patrick Hannan)傳授,他在1974年頒發的《魯迅小說的技能》中以為,魯迅小說中的“反諷”與其早年在japan(日本)所接收的域外文學資本互相關注:

魯迅拋開歐洲的實際主義派和天然主義派及japan(日本)的天然主義派,并不是由於福樓拜的客不雅主義或左拉的社會決議論……而是由於他最基礎就對實際主義技能不感愛好。他愛好與象征主義有糾葛的安特來夫,愛好精于譏諷和應用反語冷嘲的果戈里、顯克維支和夏目漱石,都表白他在追求一種最基礎分歧的方式。[34]

韓南無疑提醒我們魯迅是從歐洲實際主義、天然主義的背面來接收域外的文學資本。而魯迅留每日天期間曾體系地在東京的獨逸語協會進修過德語,熊鷹在考核魯迅的德文躲書時以為:“19世紀下半葉繼歌德之后的德國的‘世界文學’空間組成了魯迅晚期常識構造的主要構成部門,并在魯迅回國后的20世紀20年月連續施展感化。”[35]盡管很難判定魯迅從德語畢竟詳細吸取了什么,但有一點是明白的:魯迅對于域外文學、思惟資本接收,并沒有全盤接收,而是依據那時中國社會情境向東方追求真諦。所以,對于魯迅“反諷”題目的考核并不克不及以一種“橫移”的思想停止比擬,而是應當放在詳細的文明汗青語境中考核其針對性。

周作人談到魯迅小說中的“反諷”時,以為這與魯迅留日時代對于夏目漱石瀏覽經歷相干聯:“唯夏目漱石作徘諧小說《我是貓》著名,豫才俟各卷印本出即陸續買讀。”“豫才后日所作小說雖與漱石風格不似,但其嘲諷中輕妙的筆致頗受漱石的影響,而其深入繁重處乃自果戈里與顯克微支。”[36]很難說魯迅的“反諷”是直接經由過程對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瀏覽而習得的。可是,夏目漱石對“反諷”的應用卻有自德國而來的思惟佈景:為了批評近代japan(日本)的劣根性,反思japan(日本)自覺進修東方“文明開化”帶來的社會后果,進而告竣重塑japan(日本)人的人格的目標。明治末年至年夜正初期,japan(日本)社會“教化主義”的思惟很是風行,有研討者將這一時代稱之為“涵養的時期”[37]。據三木清的回想,那時japan(日本)社會所風行的“教化主義”的概念乃是由夏目漱石及其門人們發明并提倡的,而他們尤其遭到拉斐勒·開培爾影響[38]。如前文所先容,開培爾傳授恰是夏目漱石在東京帝國年夜學的教員,而這里的“教化”(Bildung)正是德國晚期浪漫主義思潮中小施萊格爾所提出的一個焦點概念:“至善,以及無益的事物之本源,即是教化。”[39]有研討者指出:“教化”之所以成為年夜正這一絕對穩固的“文明時期”里風行的詞語,是由於“教化主義”所浮現的“往政治化”偏向。“教化”現實是以一種超政治的“文明”話語對于東方“文明”話語的反撥:

遭到否決發蒙主義式“文明”、支撐凸起人道價值“文明”的德國幻想主義哲學的影響,“教化”以尊敬人格、內傾性、非政治性、精英化為特征,在方式論上誇大以普遍瀏覽和內省來獲取人格生長。[40]

魯迅留日七年年夜部門時光都在“涵養的時期”中渡過,他早年論文中對于“立人”的器重,對于那時中國盲從東方物資文明,宣傳“金鐵主義”的“立憲派”批評,很難說沒有遭到夏目漱石所引領的“教化主義”的影響。依據廚川白村對于“譏諷”的界定,非論譏諷的對象為誰,其背后都是“笑中有淚,有義憤,有眾怒,並且有銳敏的深入痛烈對于人生的看護。”而那些不理解“嚴厲的幽默”“情感的幽默”的人乃是由於“疏外了情感藝術教導的成果,總就單制造出真的教化(Culture)缺乏的如許鄙野的人物來。”[41]誠如魯迅給雜文集“熱風”(熱諷)的定名,暗含的意思是譏諷的背后是一個有義憤、有同情的寫作主體。

在《新青年》創刊之初,陳獨秀明白提出不談政治,而要靠文藝、倫理、思惟方面的變更,提出“教導青年之涵養”“批駁時政非其旨也。”[42]這與魯迅昔時開辦《重生》的理念不約而合,“聽將令”從某種水平上也是在重拾本身“不克不及忘記”的幻想:“倡導文藝活動”以轉變“愚弱的公民”的精力[43]。是以,新文明活動之初,魯迅《呼籲》中的“反諷”經常指向以阿Q為代表的那些“老中國的兒女”[44]。1924年后的《徘徊》中對于魏連殳、涓生、呂緯甫如許常識分子描述,固然魯迅認識到他們有力擔當發蒙的社會義務,但也只是“極微弱的譏諷”,更多的是“把本身的性命放出來”的枯寂與沉痛[45]。在經過的事況了后五四時期的分化,尤其是“女師年夜風潮”“三·一八”慘案等政治事務的安慰,魯迅垂垂將譏諷的鋒芒指向常識階級,在《如許的兵士》傍邊就譏諷了輔助軍閥的文人學士們:“那些頭上有各類旗號,繡出各樣好稱號:善士,學者,文士,長者,青年,雅人,正人……。頭下有各樣外衣,繡出各式好名堂:學問,品德,國學,平易近意,邏輯,公義,西方文明……。”[46]

同時,魯迅的“反諷”并不只是寫實的,也是自我表示的。魯迅自己的“譏諷”不雅和鶴見祐輔所說的“風趣”頗有相通之處:“風趣的天性,和冷嘲(cynic)只隔著一張紙”,“風趣是從悲痛而生的‘感性底迴避’的成果。”[47]與發蒙文學誇大實際與文學的協調分歧,浪漫主義文學中的“反諷”往往會凸起與“詩”對峙的庸常的一面,凸顯誕生活的世俗、冷淡;作者在必定意義上也會從作品中脫身,做出批駁性的自我反思(自省),帶著嘲諷的淺笑審閱本身的作品,以自我批駁的方法同讀者切磋作品中的工具[48]。換而言之,浪漫主義的“反諷”意味著作家主體對作品中構成的阿誰文學世界的嘲弄,使讀者可以從中看到阿誰高懸在作品之上的論述者。成仿吾以“表示”的文學為標準評論《呼籲》,以為《不周山》與《呼籲》中其他的小說分歧,《不周山》標志著魯迅:“要進而進純文藝的宮廷。”[49]魯迅在《故事新編》序文中談到本身最後創作的《不周山》時以為這篇是“從當真墮入了圓滑的開始。”[50]而所謂從“當真”墮入“圓滑”,正是以為《不周山》與《呼籲》中其他幾篇小說作風上的差別,同時《不周山》也是激發《故事新編》“圓滑”的出發點。在此,“當真”與“寫實”、“圓滑”與“表示”在魯迅與成仿吾的對話中組成了某種對應的關系。盡管,成仿吾直接將魯迅《呼籲》中的“寫實”對接到明治時代的japan(日本)天然主義是一種曲解,周作人也曾回想魯迅對于天然主義并不感愛好:“島崎藤村等的作品則一直未嘗干預干與,天然主義風行時亦只取田山花袋的小說《棉被》一讀,似不甚感興味。”[51]但成仿吾對《不周山》中所包含的作者“有興趣識地改變”“表示自我的盡力”的掌握無疑是正確的。恰是透過“譏諷”魯迅表示了超出于作品的論述者之上的那種自我的主體性。

在魯迅廈門時代的創作中,這種“詩”與“圓滑”所構成的反諷性較之于《不周山》加倍激烈。在《奔月》的創作中,魯迅襯著后羿的好漢抽像,同時也反諷了這種好漢性,除了在小說頂用逢蒙如許的“丑角”或多或少地嘲弄著昔時“羿射旬日”的典故,更主要是魯迅是以日常生涯中的“無事”往解構古史記敘的神圣性,尤其在小說的最末,魯迅一方面襯著了后羿射日的英姿:

他一手拈弓,一手捏著三枝箭,都搭上往,拉了一個滿弓,正對著月亮。身子是巖石普通矗立著,目光直射,閃閃如巖下電,須發倒閉飛舞,像玄色火,這一瞬息,使人仿佛想見他昔時射日的英姿。[52]

另一方面,在襯著好漢性的同時又即刻予以消解:“月亮只一抖,認為要失落上去,——但卻仍是安然地懸著,收回和悅的更年夜的輝煌,似乎毫無毀傷。”[53]最后,魯迅以日常生涯的庸常和瑣碎反撥了古史論述中所浮現的好漢性。在嫦娥奔月后,后羿沒有像《淮南子·覽冥訓》中記敘中那樣“欣然有喪”[54],而是“我其實餓極了,仍是趕緊往做一盤辣子雞,烙五斤餅來,給我吃了好睡覺。”[55]而在這一時代魯迅自敘性的文章傍邊,對于自我高尚性的消解甚至于自嘲也不時可見。在魯迅編訂《墳》時寫作的序跋中,復古的感傷氣氛中也含有些許自嘲:“忽有淡淡的憂愁來襲擊我的心,我似乎有些后悔印行我的雜文了。”[56]“不幸我的古文和口語分解的雜集,又恰在此時出書了,也許又要給讀者若干迫害。”[57]而在《華蓋集續編》的引言中,魯迅更是質疑了寫作自己的符合法規性:“但是我只要雜感罷了”“我于是只要‘罷了’罷了。”[58]對本身所寫文章甚至對寫作這一舉動的反諷,折射的正是魯迅對于文學功用懂得的變更。在魯迅廈門前后的翻譯和瀏覽傍邊,他更多地追蹤關心于反動時期的常識分子以及文學與社會等話題,特殊是在赴廈門前后對于托洛茨基《亞歷山年夜·勃洛克》、鶴見祐輔《論風趣》以及武者巷子實篤《為有志于文學的人們》的翻譯,可見在魯迅這一思惟的轉換期傍邊對于文學效能的從頭思慮。是以,魯迅廈門時代創作的“反諷”背后不只有著一條由japan(日本)而來的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線索,更主要的是,魯迅對于常識階級甚至于文學寫作在年夜時期傍邊效能性的挖掘。一方面,魯迅并沒有廢棄東京時代倡議文藝活動的初志,盼望經由過程動員“思惟反動”,經由過程“譏諷”擔當文學反動未竟的社會批駁、文明批駁的義務,批評那些日益被權利收編的話語和制造這些話語的常識分子;同時,“反諷”也直接質疑了寫作者本身,對于本身所停止的文學寫作停止反思,對文學在年夜時期若何承當義務停止思慮。由此,一個超出于本來文學寫作之上的主體也就呼之欲出了,而魯迅在廈門時代的思慮也為后面“反動文學”的否認論奠基了思惟的條件。

三、浪漫派:從汗青到政治

魯迅在“古史”“往事”傍邊大批地投射了自我性命體驗和實際政治的景況,有論者將這種溝通古與今的做法稱作“體裁互滲”或“小說的雜文明”[59],新情勢發明的背后滲入著魯迅對于汗青和當下關系的熟悉。

若將顧頡剛對汗青研討和公民反動關系的闡述與魯迅廈門時代的談吐稍加比對就不丟臉出魯迅與顧頡剛在汗青研討和反動關系題目上懂得的不合:公民反動中,顧頡剛以為本身在學院體系體例內的辨偽任務是“反動”的:“人世社會各種不公正的軌制和政治景象,其根荄在于埋伏于人類腦中的荒誕思惟。”“我自已了解,我是對于二三千年來中國人的荒誕思惟于學術的一個無力的反動者。”[60]早在新文明活動中,顧頡剛就以為“專是用學問來處理社會題目”而“無須有極力地反動工作,同成仁取義的反動家了。”[61]顧頡剛對于汗青研討和政治關系的懂得是樹立在學術對于政治的有用參與的條件上。反不雅魯迅,在廈年夜學潮傍邊積極地“扶植禾苗”“煽動空氣”[62],而在“古史辨”活動展開的同期,魯迅在翻譯中就尤留意對“汗青”的懂得:“汗青底現實簡直正,是未必必定成為真諦的包管的。”[63]“汗青”的意義不克不及只局限在“遼遠的曩昔的事象”,而應留意“汗青底地留意的人格”[64]所以,簡直是同時代對《史記》的評價上,可以看出兩人之間嚴重的分野。魯迅稱贊司馬遷的寫作:“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發于情,肆于心而為文。”[65]而顧頡剛則是在“辨偽”和“求真”的視野下以為:“兩漢的儒生和經師因收拾資料而造偽;在這一方面,司馬遷固非禍首,但也應該擔當一部門的義務。”[66]可見,魯迅所重視的是汗青傍邊的“心”“情”如許的非感性原因,而顧頡剛則是在“真/偽”的感性維度上睜開剖析。恰是熟悉的分野,固然同置身于公民反動的語境,而兩人的表示卻背道而馳。顧頡剛盡力在學科建制內經由過程漸進的手腕,終極完成政治反動的目的,于是“在廈年夜中真正的立反動目的,作反動任務,有反動打算的只要我。”在他看來魯迅煽動風潮只是“以喊反動標語為所有的的任務。”[67]而在魯迅的演講中可見其對于汗青、文學的懂得乃是誇大與當下政治的聯繫關係性。是以,在公民反動的政治氣氛中,魯迅對于汗青、文學的立場在于掌握此中的“平易近族性”,用來“表現一平易近族的文明。”[68]經由過程誇大文學、汗青的能動性來號召實際的政治反動。

固然,廈門時代的魯迅簡直結束了雜文的創作,魯迅自言“假如周遭的狀況沒有轉變,大要本年不見得再有什么空話了罷。”[69]但一直沒有廢棄對于“意義”的追隨。在這一時代日誌和手札中最頻仍呈現的即是“無聊”,而所謂“無聊”是個別意義缺掉的成果。有研討者指出“無聊”與18世紀末浪漫主義的鼓起后個別對意義的廣泛尋求有關,當一切事物與行動都以完整符碼化的情勢呈現,浪漫主義的秉承者們卻保持著特性化的意義,于是乎覺得了無聊。[70]對于自我意義的尋求和廈門時代生涯意義的缺掉組成了魯迅這一時代生涯中的牴觸,在“古史”和“往事”背后躲著一個飛動的論述主體與實際生涯中的空泛、陳舊見解構成了極年夜的反差,于是乎南下到“夢境”中的廣州往,追隨幻想中的“反動”也就成了理所必定了。1926年末魯迅在寫給許廣平的信中寫道,本身到廣州后要同“發明社聯絡,造一條陣線,更向舊社會防禦,我再竭力做一點文章,也不在意。”[71]1927年頭,魯迅南下廣州。在《眉間尺》中,魯迅加重了《奔月》傍邊的那副譏諷翰墨,轉而以一種加倍浪漫化的筆調塑造古史傍邊的人物,將“玄色人”和“眉間尺”之間以血換血的關系高度的純粹化:

我一貫熟悉你的父親,也如一貫熟悉你一樣。但我要報仇,卻并不為此。聰慧的孩子,告知你罷。你還不了解么,我怎么地善于報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靈上是有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傷,我曾經憎恨了我本身![72]

“玄色人”和“眉間尺”之間這種關系恰如章太炎在《定復仇之長短》所言:“非特染其純白之心,而于義亦不成立矣。”[73]小說中“玄色人”“須眉頭發都黑;瘦得顴骨,眼圈骨,眉棱骨都高窪地凸起來”的抽像很不難讓人聯想到魯迅的表面,魯迅將精力世界中超驗的感情具象化為“玄色人”這一人物抽像,頗有一種自我投射的意味。在“三一八”之后,魯迅請求北洋當局“以個人空間血償血”的立場也是公然的,文本傍邊對于“玄色人”好漢性的塑造和復仇的神圣性的襯著,折射了魯迅對于公民反動的期盼。

也恰是在公民反動的熱鬧氣氛中,魯迅在廈門時代創作中“浪漫化”和“反諷”背后高度不受拘束的論述者化為了具有高度主體性自發的“反動人”。而此刻,魯迅已沒有廈門時代的“無聊”和“玩玩”,而是變得“沉寂勇敢,頹唐的氣味全沒有了”[74]依據那時報刊和日誌所載,魯迅在中山年夜學中文系系主任任上,除開設五門課程外,還到介入了中年夜的社會迷信研討會、南中國文學會等社團,同時還介入校表裡的留念會、演講等各類運動。[75]在中山年夜學的開學儀式的演講中,魯迅不只把中山年夜學看作是“廣東是反動青年最好的涵養的處所”,同時還以為“反動”是青年人的天性,號令中年夜的青年先生“應當以從唸書得來的工具為兵器”,向舊社會、舊軌制防禦:

進步即反動,故青年人本來尤應當是反動的。但后來變做不反動了,這是反乎天性的腐化,倘用了宗教家的話來說,就是:受了魔鬼的引誘!是以,要回應版主他的天性,便又另要教導,練習,進修的功夫了。[76]

從廈門時代直到廣州“清黨”之前,魯迅固然含混認識到有諸多政治氣力的交織,但對反動背后各類政治氣力的交織并不了然,而是召喚一種抽象的反動主體——“反動人”的出生。這種對于“完整的反動的任務”“全都是反動”的反動人的召喚與魯迅早年對于拜倫式好漢的崇敬有某種聯繫關係。《摩羅詩力說》的開篇,魯迅便援用受德國浪漫主義影響甚深的英國文學家卡萊爾在《論好漢、好漢崇敬和汗青上的好漢事跡》中的話:“得昭明之聲,洋洋乎歌心意而生者,為公民之首義。”[77]此刻,魯迅對于“反動人”“反動文學”的懂得恰與卡萊爾對強大平易近族好漢詩人的崇揚有某些重合之處:“與反動迸發時期接近的文學常常帶有惱怒之音;他要對抗,他要復仇。”[78]在平易近元記憶中,對辛亥反動過程中所遇所見的人物和工作書寫,與此刻對于孫中山、對于平易近元反動精力的崇揚;在古史論述中,在羿和玄色人抽像上的自我投射,與此刻對于反動和復仇合法性的敘說發生了某種內涵聯繫關係性,魯迅將小說中浮現的超驗體驗投射到這場反動傍邊。是以,魯迅在意的不是反動的內在情勢,也不是那些被冠以“反動”的游行、招牌和各類好名頭,而是“因搾取而對抗”的反動,因“人原來是退化的進步的”而反動。

但是,實際政治卻并不止是幻想的“主義”或純真的“信心”,在各類各樣的好名頭上面也同時充塞著被各類各樣的讓步、買賣、排擠。恰是在這個意義上,魯迅關于“反動人”的闡述展示了批評性,反動的焦點在于形塑反動的主體、反動的精力,而不是狀似“都反動了,聲勢赫赫”[79]。辛亥反動后,固然在情勢上樹立了平易近主共和的體系體例,可是也恰是在一次次的政治買賣、讓步、會談傍邊掉失落了平易近國的精力,抽暇了約法的意義,所以孫中山才會在改組公民黨時說:“前此數年,為平易近國與非平易近國之爭;比來數年,為法與不符合法令之爭。”[80]魯迅談到平易近元政治逐步廢弛的緣由時說“有很多平易近國公民而是平易近國的仇敵”[81],是以“最要緊的是改造公民性,不然,無論是獨裁,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雖換,貨品還是,全不可的。”[82]在北伐之初,魯迅以為:“改造最快的仍是火與劍。”[83]恰是北伐的節節成功使得改造平易近初以來的政治成為能夠。正因這般,即使對各類“招牌”“名頭”很是討厭,但魯迅仍是對于反動的策源地廣州抱有盼望,愿意“肩著‘名人的招牌’,好好的做一做嘗嘗看”[84]。而簡直是一到廣州,魯迅就轉變了本來的設法,不愿意再往背著“兵士”的招牌,往做“反動文學”的例行公事。延續了早年對于平易近國傍邊公民的批評,魯迅對于“反動”的批評著重的是反動傍邊“反動人”的有無。假如沒有“反動人”,而只是慶賀、歌頌、沉醉著反動“顯出反動者的顏色”“反動的精力反而會從輕薄,淡薄,以致于滅亡,再下往是復古。”[85]恰是發明了反動策源地中“反動人”的稀缺,底本打算在廣州“除教書外,依然持續作文藝活動”[86]的魯迅,轉而提出對“反動文學”甚至于文學的否認,“文學文學,是最不頂用的,沒無力量的人講的。”[87]在廣州創作的《眉間尺》傍邊,魯迅剛好將“仗義、同情”這些好名頭看成是“放鬼債的本錢”,最后以一種同回于盡的方法完成復仇,而眉間尺、玄色人和王的頭一同接收祭拜,不只消解了王的威望性、同時也消解了“復仇”的神圣性。一旦一項舉動被定名、被體系體例化為一種“名”,舉動也就在論述中被消解了,汗青中的論述這般,“正義”“公理”這般,“反動”亦這般。是以,“反動文學家風起云涌的地點,實在是并沒有反動的。”[88]魯迅“反動人文學”不是現成政治謎底的文學化表達,而是在反動的過程之中的自我表達。所以,對于孫中山,魯迅以為他一向做著“近于完整的反動的任務”“他是一個全部,永遠的反動者。無論所做的那一件,全都是反動。”[89]所謂“近于完整的反動的任務”“全都是反動”并不是將某種既定的成果、現成的選擇作為舉動的標的物,而是因“反動尚未勝利”,而不竭反動、持續反動的精力。

恰是與實際政治的間隔感,使魯迅相較于參與實體政治運作中的政客,取得了實際政治以外往批評政治的維度。誠如卡爾·曼海姆及卡爾·施密特等人所批評的那樣:“對浪漫主義來說,‘實行’現實上不是指日常舉動,而是只能‘從外部開端’才幹體驗的純潔‘天生’。”[90]浪漫主義的政治存在著幻想和實行的高度斷裂,在浪漫派那里“體驗無疑是在尋覓一種藝術表示,而不是邏輯的——概念的或品德規范上的了了性。”[91]廈門、廣州時代,魯迅從未以實體化的政治實行參與到詳細的黨派政治中,卻對那時的政治發生了宏大的影響。非論是在魯迅生前仍是身后,國共兩黨都無法疏忽魯迅在文明範疇的嚴重影響力。佩里·安德森曾對葛蘭西“引導權”闡述停止剖析,以為引導權/霸權(Hegemony)題目的焦點在于“批准”而非“強迫”,使政治上的安排者對于這種安排關系的品德的批准。[92]而魯迅對于“反動人”的思慮恰好源于他對于實際反動所具有的“強迫”氣力的反思和對反動主體內涵“批准”的保持。是以,“對于先有了‘宣揚’兩個年夜字的標題,然后收回群情來的文藝作品,卻總有些水乳交融”[93],因此只要發明出從內面真正認同于“反動”的反動人時,“才是反動文學。”[94]這種將人的感情、精力、思惟作為“反動”勝利與否的焦點題目不只延續了“五四”以來對于“人”的題目的追蹤關心,同時也直接觸及到了公民反動的單薄環節,“清黨”后的分化業已證實:沒有真正的“反動人”,跟著時局的逆轉,反動也終趨于崩潰。

結語

魯迅在回想由廈門而到廣州的這段經過的事況時說:“在廈門,是到時鬧哄哄,后來年夜熱烈;在廣東,是到時年夜熱烈,后來鬧哄哄。肚年夜兩端尖,像一個橄欖。”[95]廈門空泛、無聊、缺乏安慰的生涯使魯迅將本身沉進“古史”和“往事”中,在作品中睜開本身飛動的想象,阿誰聚集著抒懷和譏諷的主體在公民反動大張旗鼓的氣氛中獲得了開釋,而魯迅對于“完整”的“反動人”的召喚話音剛落,“四一五”廣州“清黨”的槍聲就將魯迅的警告釀成了預言。反動的漲潮伴著的是狀似反動人的變節、轉向和對“反動人”的殺害。1930年,魯迅在“左聯”成立年夜會上說:“‘右翼’作家是很不難成為‘左翼’作家的。”[96]但是,會場卻“一會兒迸發了哄堂的笑聲。”[97]或許,和在公民反動傍邊對于發明“反動人”的召喚一樣,魯迅講出這席話時未必不是沉痛的,但是還在“反動的浪漫蒂克”的余韻中的良多右翼作家或許并不克不及懂得,如許的正告和1927年在公民反動飛騰中的廣州對于“反動精力曾經浮華”[98]的示警千篇一律。

在廈門時代,魯迅在對平易近族和小我的汗青的重寫背后有著一個高度浪漫化和抒懷化的主體,對于反動的浪漫化的想象中出生了對于“反動”的夢境想象,同時也天生了“全都是反動”的“反動人”實際。魯迅對于“反動”的思慮基礎在于能否塑造了一個“完整”的人,這或許和japan(日本)年夜正“涵養時期”氣氛中從德國浪漫派那里引進的“完整的人”的教導理念有著輾轉的聯絡接觸。作為一種批評性的視野,“反動人”對于墮入“唯名論”式的實際政治的批駁直擊關鍵,可是卻一直未能形塑成為一種可以或許真正具有參與性的實體政治氣力,誠如唐弢對于《奔月》《鑄劍》的剖析:“那時魯迅還沒有從實際中充足看到顛覆舊次序的積死力量,他選擇汗青人物,在他們身上依靠本身的幻想,經由過程他們表達對生涯的愿看與意志。”[99]也恰是在浪漫化的想象和對實際政治弊病的察看中,構成了魯迅奇特對“反動人”題目的思慮。

魯迅對于“反動人”的懂得和他經過japan(日本)而習得的德國浪漫主義的汗青和文學不雅有著奇特的聯絡接觸,德公民族史學對平易近族認同的誇大、對于發蒙活動的感性的拒斥都可以在魯迅廈門時代對小我和平易近族汗青的重寫中找到影跡。由此,對“浪漫氣質的文人”和“作為兵士的魯迅”的聯繫關係性的摸索,或允許以領導我們從頭思慮和懂得浪漫主義和二十世紀中國反動之間奇特而深入的汗青聯繫關係。

 

注釋:

[1] 葉公超:《魯迅》,《晨報》,1937年1月25日。

[2] 邱煥星:《“黨同伐異”:廈門魯迅與公民反動》,《文藝研討》,2020年第1期。

[3] 朱崇科:《廣州魯迅》,北京:中國社會迷信出書社,2014年版。

[4] 張武軍:《1927:魯迅的演講、風采與反動及國度之關系》,《東岳論叢》,2021年第4期。

[5] 瞿秋白:《<魯迅雜感集>序文》,《瞿秋白文集 文學編》(第3卷),北京:國民出書社,1986年版,第115頁。

[6] 既往研討如 李音:《作為平易近族之聲的文學——魯迅、赫爾德與<朝花夕拾>》(《中國古代文學研討叢刊》,2021年第12期)、 《從“往事重提”到“朝花夕拾”》(《文學研討》,2012年第2期)劉皓明:《從“小蠻橫”到“神人合一”:1920年前后周作人的浪漫主義沖動》(《古詩評論》2008年第1期)、梁展:《推翻與保存——德國思惟與魯迅後期的自我不雅念(1906—1927)》(上海:上海文藝出書社,2007年版)都曾繚繞這一題目停止過很是出色的會商。

[7] 魯迅:《<朝花夕拾>短序》,《魯迅選集》(第2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235頁。

[8] 魯迅:《<故事新編>序文》,《魯迅選集》(第2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354頁。

[9] 周作人:《知堂回憶錄》(修訂版),噴鼻港:牛津年夜學出書社,2019年版,第24頁。

[10] 魯迅:《<朝花夕拾>短序》,《魯迅選集》(第2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236頁。

[11] 周作人:《知堂回憶錄》(修訂版),噴鼻港:牛津年夜學出書社,2019年版,第674頁。

[12] 魯迅:《文明偏至論》,《魯迅選集》(第1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55頁。

[13] 魯迅:《破惡聲論》,《魯迅選集》(第8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29頁。

[14] 魯迅:《再論雷峰塔的倒失落》,《魯迅選集》(第1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203頁。

[15] [美]本·雅格達:《假裝的藝術:回想錄小史》,北京:北京結合出書公司,2020年版,第65頁。

[16] 魯迅:《導師》,《魯迅選集》(第3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59頁。

[17] 魯迅:《藤野師長教師》,《魯迅選集》(第2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319頁。

[18] 魯迅:《呼籲·自序》,《魯迅選集》(第1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37頁。

[19] 魯迅:《呼籲·自序》,《魯迅選集》(第1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37頁。

[20] 汪暉:《聲之善惡》,北京:生涯·唸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版,第161頁。

[21] 魯迅:《<故事新編>序文》,《魯迅選集》(第2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354頁。

[22] Michael F. Marra,A History of Modern Japanese Aesthetics(57),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1, p56.

[23] Robert Edgar Carter, The Kyoto School: An Introductio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13,p13.

[24] [德]拉斐勒·開培爾:《小說的閱讀和選擇》,魯迅 譯,《魯迅著譯紀年選集》(第6卷),北京:國民出書社,2009年,第360頁。

[25] [德]拉斐勒·開培爾:《小說的閱讀和選擇》,魯迅 譯,《魯迅著譯紀年選集》(第6卷),北京:國民出書社,2009年,第362頁。

[26] [日]片山孤村:《思考的惰性》,魯迅 譯,《魯迅著譯紀年選集》(第6卷),北京:國民出書社,2009年,第402頁。

[27] 魯迅:《阿Q正傳》,《魯迅選集》(第1卷)小樹屋,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515頁。

[28] 拜見 上海師范年夜學光啟國際學者中間:汪暉傳授“重讀《故事新編》”演講紀要,https://mp.weixin.qq.com/s/T0IOh-DrOubIHgLdBajFPQ ,2020年4月26日。

[29] 王富仁:《廈門時代的魯迅:穿越學院文明》,《廈門年夜學學報》(哲學社會迷信版),2006年第7期。

[30] 魯迅:《奔月》,《魯迅選集》(第2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380頁。

[31] 魯迅:《華文學史綱領》,《魯迅選集》(第9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353頁。

[32] [德]卡爾·施密特:《政治的浪漫派》,上海:華東師范年夜學出書社,2016年版,第94-97頁。

[33] 李音:《作為平易近族之聲的文學——魯迅、赫爾德與<朝花夕拾>》,《中國古代文學研討叢刊》,2021年第12期。

[34] [美]韓南:《魯迅小說的技能》,《韓南中國小說論集》,北京:北京年夜學出書社,2008年版,第347頁。

[35] 熊鷹:《魯迅德文躲書中的“世界文學”空間 》,《文藝研討》,2017年第5期。

[36] 周作人:《魯迅的青年時期》,北京:十月文藝出書社,2013年版,第147頁。

[37] 王成:《“涵養時期”的文學瀏覽》,北京:北京年夜學出書社,2013年版,第5頁。

[38] 拜見 Satomi Ishikawa,Seeking the Self: Individualism and Popular Culture in Japan,Peter Lang,2007,p149.

[39] [美]拜澤爾:《浪漫的律令——晚期德國浪漫主義不雅念》,北京:華夏出書社,2019年版,第131頁。

[40] 陳婷婷:《教化主義的浮現與japan(日本)生長小說的流變》,《安徽師范年夜學學報》,2020年第1期。

[41] [日]廚川白村 :《為藝術的漫畫》,魯迅 譯,《魯迅著譯紀年選集》(第6卷),北京:國民出書社,2009年,第494頁。

[42] 記者:《通訊》,《新青年》,第一卷第1期,1915年9月15日。

[43] 魯迅:《呼籲·自序》,《魯迅選集》(第1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39頁。

[44] 方璧(茅盾):《魯迅論》,《小說月報》,第十八卷第11期,1927年11月10日。

[45] A.B.:《要做一篇魯迅論的話》(續),《金屋月刊》(上海),第三卷第1期,1929年3月1日。

[46] 魯迅:《如許的兵士》,《魯迅選集》(第2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219頁。

[47] [日]鶴見祐輔:《說風趣》,魯迅 譯,《魯迅著譯紀年選集》(第7卷),北京:國民出書社,2009年,第418頁。

[48] 張世勝:《德國浪漫主義文學中的反諷》,西安:陜西國民出書社,2017年版,第58-59頁。

[49] 成仿吾:《<呼籲>的評論》,《發明季刊》,第二卷第2期,1924年1月。

[50] 魯迅:《<故事新編>序》,《魯迅選集》(第2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353頁。

[51] 周作人:《魯迅的青年時期》,北京:十月東風出書社,2013年版,第147-148頁。

[52] 魯迅:《奔月》,《魯迅選集》(第2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380頁。

[53] 魯迅:《奔月》,《魯迅選集》(第2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380頁。

[54] 山東年夜學中文系 編:《魯迅<故事新編>進修參考材料匯編》,1976年版,第205頁。

[55] 魯迅:《奔月》,《魯迅選集》(第2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381頁。

[56] 魯迅:《寫在<墳>后面》,《魯迅選集》(第1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298頁。

[57] 魯迅:《<墳>題記》,《魯迅選集》(第1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頁。

[58] 魯迅:《題辭》,《魯迅選集》(第3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25頁。

[59]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古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年夜學出書社,2020年版,第332-335頁。

[60] 顧頡剛:《致葉圣陶》,1926年11月5日,《顧頡剛手札集》(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85-86頁。

[61] 顧頡剛:《致葉圣陶》,1919年3月4日,《顧頡剛手札集》(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52頁。

[62] 邱煥星:《公民反動年夜潮中的“火老鴉”——魯迅與廈年夜學潮重探》,《東北平易近族年夜學學報》(人文社會迷信版),2013 年第11期。

[63] [日]片山孤村 魯迅 譯:《思考的惰性》,《魯迅著譯紀年選集》(第6卷),北京:國民出書社,2009年,第402頁。

[64] [德]拉斐勒·開培爾 :《小說的閱讀和選擇》,魯迅 譯,《魯迅著譯紀年選集》(第6卷),北京:國民出書社,2舞蹈教室009年,第358頁。

[65] 魯迅:《華文學史綱領》,《魯迅選集》(第9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35頁。

[66] 顧頡剛:《<古史辨>自序》(上),石家莊:河北教導出書社,2003年版,第166頁。

[67] 顧頡剛:《致王伯祥、葉圣陶》(1927年7月4日),《顧頡剛手札集》(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89頁。

[68] 魯迅:《反動時期的文學》,《魯迅選集》(第3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42頁。

[69] 魯迅:《<華蓋集續編>短序》,《魯迅選集》(第3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195頁。

[70] [挪威]拉斯·史文德森:《無聊的哲學》,北京:北京年夜學出書社,2010年版,第21-23頁。

[71] 《<兩地書>原信》(八十),1926年11月7日,《兩地書全編》,杭州:浙江文藝出書社,1998年版,第530頁。

[72] 魯迅:《鑄劍》,《魯迅選集》(第2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41頁。

[73] 章太炎:《定復仇之長短》,張枬、王忍之編《辛亥反動前十年間時論全集》(第二卷 下冊),北京:生涯·唸書·新知三聯書店,1978年,第771頁。

[74] 《<兩地書>原信》(逐一九),1927年1月2日,《兩地書全編》,杭州:浙江文藝出書社,1998年版,第599頁。

[75] 拜見 中山年夜學中文系 編:《魯迅在廣州》 (材料專輯),廣州:廣東國民出書社,1976年。

[76] 魯迅:《唸書與反動》,《魯迅在廣州》 (材料專輯),廣州:廣東國民出書社,1976年,第18頁。

[77] 魯迅:《摩羅詩力說》,《魯迅選集》(第1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66頁。

[78] 魯迅:《反動時期的文學》,《魯迅選集》(第3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38頁。

[79] 魯迅:《答有恒師長教舞蹈場地師》,《魯迅選集》(第3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75頁。

[80] 《中國公民黨宣言》,《孫中山選集》(7),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頁。

[81] 魯迅:《突然想到(三)》,《魯迅選集》(第3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16頁。

[82] 《<兩地書>原信》(八), 1925年3月31日,《兩地書全編》,杭州:浙江文藝出書社,1998年版,第405頁。

[83] 《<兩地書>原信》(十),1925年4月8日,《兩地書全編》,杭州:浙江文藝出書社,1998年版,第411頁。

[84] 《<兩地書>原信》(一二一),1927年1月5日,《兩地書全編》,杭州:浙江文藝出書社,1998年版,第602頁。

[85] 魯迅:《慶賀滬寧收復的那一邊》,《魯迅選集》(第8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198頁。

[86] 《<兩地書>原信》(九十五),1926年11月28日,《兩地書全編》,杭州:浙江文藝出書社,1998年版,第562頁。

[87] 魯迅:《反動時期的文學》,《魯迅選集》(第3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36頁。

[88] 魯迅:《反動文學》,《魯迅選集》(第3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568頁。

[89] 魯迅:《中山師長教師去世后一周年》,《魯迅選集》(第7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306頁。

[90] [德]卡爾·曼海姆:《守舊主義》,南京:譯林出書社,2002年版,第175頁。

[91] [德]卡爾·施密特:《政治的浪漫派》,上海:上海國民出書社,2016年版,第155頁。

[92] 拜見 [英]佩里·安德森:《原霸》,北京:今世世界出書社,2020年版,第27-28頁。

[93] 魯迅:《怎么寫(夜記之一)》,《魯迅選集》(第4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20頁。

[94] 魯迅:《反動時期的文學》,《魯迅選集》(第3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37頁。

[95] 魯迅:《通訊①》,《魯迅選集》(第3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466頁。

[96] 魯迅:《對于右翼作家同盟的看法》,《魯迅選集》(第4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238頁。

[97] 一丁(樓國華):《“右翼作家同盟”成立年夜會雜憶》,《魯迅:其人,其事,及當時代》,噴鼻港:巴黎第七年夜學東亞出書中間,1978年,第258頁。

[98] 魯迅:《慶賀滬寧收復的那一邊》,《魯迅選集》(第8卷),北京: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第198頁。

[99] 唐弢:《<故事新編>的反動實際主義》,《中國古代文學研討叢刊》,1979年第1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